塞罕坝精神心得体会,2021年塞罕坝精神心得体会

五一,你来看我?如果你来河北看我,我会带你领略巍巍太行,泛水白洋淀,衡水湖边吃烤鱼,坝上草原烤全羊,喝老白干,吃小放牛,自驾草原天路,体会塞罕坝精神,在冬奥会滑雪场滑一次雪,夏天快到了,避暑山里庄避暑,北戴河里游泳,逛一逛周窝的音乐小镇,转一转木板年画博物馆,看一看习三的内画,在衡水中学里体验一下最紧张的青春岁月,参观一下最年轻的城市——雄安新区,等你要走了,给你带上沧州的金丝小枣,张北的莜面,河间的驴肉,张家口的钻石,饶阳的蔬菜,青县的红木梳子。

1、塞罕坝精神包括哪些?

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,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,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,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、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。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,高度概括了牢记使命、艰苦创业、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,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的伟大号召,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推进绿色发展、建设生态文明而不懈奋斗。

2、什么是塞罕坝精神?

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,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,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,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、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。塞罕坝位于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北部。早年,这里曾是清王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,同治年间开围放垦,致使千里松林被砍伐殆尽。到新中国成立之初,过去的原始森林已变成“飞鸟无栖树、黄沙遮天日”的高原荒丘。

1961年,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,并选址塞罕坝。1962年,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,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,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,拉开了塞罕坝造林绿化的历史帷幕。“天当床,地当房,草滩窝子做工房。”一代代塞罕坝人薪火相传,用半个多世纪的接力传承,以青春、汗水甚至血肉之躯,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的“绿色长城”,从茫茫荒原到百万亩人工林海,建造起一道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。

3、塞罕坝精神与南梁精神的关系

相辅相成。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,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,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;南梁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特色为核心,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,饱含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,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,两者是相辅相成的。塞罕坝精神与南梁精神的关系弘扬了持之以恒,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,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,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。